汽车线束操作工

何为线束

一束铜导线捆在一起,少则 3 根,多则 200 根。每一束线上都绑定了一个软塑料卡片,称为单子。单子上标注了这束线所属的订单号,直径,塞子型号,端子型号等信息。

对于同一束线,它们的长度、直径是相同的,但露头的长度可能有所不同。如一头都露得长,一头都露得短。

何为端子

一个金属的接触件,一端需铆压到铜线上,另一端插到空插头上。

有针型的和环形的。

不同型号的线可能用同一型号的端子。

安全生产

机器出问题,先断电。通电时手不要伸进机器。

铆压机的模具有温度,取下来的时候注意也不要伸进去。

穿密封塞

穿塞和穿线号管、铆压之前,都要确保其型号与单子上标注的一致。

带孔塑料塞子,大头向下,穿到露头的铜线上。小头的一端可能离外皮的末端极小一段距离,或离一小段距离,或平齐。露头的程度视端子的型号而定,塞子本体视塞子型号而定。

机器比手快,用手穿有时铜丝会扎手指。但有些塞子只能用手穿,因为塞子的种类比穿塞机的数量多。

半自动穿塞机

有旋钮可以调,穿塞后塞子顶端和线皮顶端的距离,即线皮从塞子里露出来的程度。左拧小右拧大,或者说左浅右深。如果距离不合适,后续铆压会出问题,还是要一个个的手工调整,所以重点是先试穿几个,在开头就把机器调准。

穿之前把炸毛的线头捋直,否则有几根外侧的线会弯折 180 度,卡在塞子和线皮的缝隙里。在正常情况下,也会有概率出现,比如没有把线拿直。

技巧:穿塞或铆压之前用皮筋把线束的前端绑起来,便于拿线。

如何换弹:把后面的塞子桶取下来,向里倒塞子,不要超过桶的三分之一,目测更少。

卡壳处理:塞子有时会在导引槽里卡住,用一个钩子拨弄几下。

半自动铆压机

作用:把端子铆压到露头的铜线上。包括有密封塞和无密封塞的线。

机器负责送端子排和铆压。人负责放置端子排,更换模具,调模具的力度,用脚踩踏板使机器做出铆压的动作。所以叫半自动。

配合端子轮盘和模具使用。端子轮盘是一个纸质的,大号的,饼型带河岸的卷筒,一卷上是一排连在一起的同型号端子。模具用于连接机器发力点和端子排,模具正对操作者的下方有一个槽,用于放置待铆的铜线。

拿线的手法为左手后,右手前。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夹着线,剩余指使其伸直。右手把线放在模具的槽子里。已铆的线先拿在右手,如果太多了,可以放在桌面上或换手。

模具可拆卸,不同的模具对应不同的端子型号,对于同一个模具,可能用于两种及以上的端子型号,有些不同型号的端子也可以互为替代地用。

端子的中间有一个洞。

合格标准:洞里可见铜丝,但铜丝不能向前顶满洞,不能顶得太过了。线皮不能被压凸起。保证端子在圆柱面上把线完整地 360 度包裹。

难点 1:对于挡板距离不合适的模具,试铆,找到线往前伸的合适距离,并在之后的每一次目测保持这个距离。目测的参照物是,端子的中间一段。线露头的一段比其略长,将线的前端向端子的中间一段的前端过一点,这样就可以保证洞里可见铜丝。

难点 2:机器可调力度,对于更细的线,要用更紧的力度?调力度的旋钮是在机器与模具的上方连接处,左拧,或者说俯视顺时针拧是更紧的力度。

难点 3:不合格重铆时,需要重新剥皮。左手拿线,右手用剪刀,左右手向相反方向转,剪刀下边向内转,向外扯。如果用力过猛,可能会把铜丝剪断或刮掉一半。还需要保证露头的长度尽量与同束上的其他线保持一致,如果太短,铜丝露不出来。这意味着在操作不熟的情况下,如果想把铆失误的线统一留到最后处理,至少要留一根没有铆的线,用于参照长度。或者每铆一根线后都看一下,失误一根后立即处理。前者是比后者省时间的。

一束线铆完之后,对其刚铆的一端包上塑料袋或塞到塑料杯子里,并绑上皮筋,以免磕碰刮擦。

失误 1:线有两端,有些如 A1 和 B1。A1 是由自动机器铆的,B1 是半自动机器铆的。A1 和 B1 的端子通常不一样,A1 由别人铆完之后,B1 由自己铆。而 A1 和 B1 的端子轮盘可能会放在同一台机器旁边,这意味着,如果你提前不知道这个规则,在 A1 被铆好的前提下,你可能会把另一头也铆成 A1 的端子,因为你只看了端子的型号,而没有看 A1 和 B1,把机器旁边放的端子和单子上的一个对上了,就想当然地认为是需要铆这个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需要把已铆错一头的所有线剪了,而且是一根根地贴着端子末端剪,如果并在一起剪,由于你没有把所有线对齐,会把有些线剪得更短。然后用剥皮机重新剥露头。

失误 2:挂端子轮盘的架子是可以前后拉的,这意味着,在端子没用完的情况下,在同一台机器上换轮盘是不用把一盘整个取下来后和别的盘换位的。而在端子用完的情况下,换轮盘的方式是,把其中一根杆子往右倾斜。

重新插端子排时,需要拧一个旋钮,使一个缝隙扩大,把端子排的边端卡进去,其中一个端子与放线的口对齐,上完之后再拧紧。如果上完之后忘记拧紧了,会铆不上。

卡壳处理:在铆压的过程中,如果端子轮盘的底面和桌面的左边不垂直,即端子排没有正对口,或没有及时地把端子排向下拉一点,预留一个送排的长度,那么可能使位于机器边缘的端子卡住。这时候需要先断电,再松开连接的地方,把卡住的端子用剪刀拉出来,重新把端子排送到机器口。另外还要注意,端子轮盘上的纸带太长了可以撕掉,防止纸带被卷入机器。

另一种故障:铆完一个之后,机器有概率不往前送排。这种情况需要找师傅修,磨模具的零件,上油。

拉力计

测线所能承受的拉力,据此调机器的力度,以及填机器的自检记录表。

已铆的端子相对于未铆的端子,会有一个压痕,据此看机器的力度是否合适。

穿线号管

纸质或塑料扁长管。文字的左边朝下。穿完绑皮筋以免掉。

绑皮筋

带疙瘩的皮筋,不翻折,而是左手拽着疙瘩,右手直接把线身绕一圈后卡在疙瘩上。

其他工序

辨认线的色号

为了确保插入空插头的线颜色代码和图纸上标注的一致。色号大致是颜色英文的首字母,其中存在几个多值的优先级,如 B 是黑色,Be 是蓝色,Br 是棕色;G 是绿色,Gr 是灰色。特别地,紫色是 V,而 P 是粉色。对于双色的线,主色在前辅色在后,主色的目测表面积比辅色大,如蓝黑是 BeB。

插端子

把已铆压铜线上的端子随线插到空插头里。

图纸上标注线号的是正对插头接触件的视图,实际的插入视图是图纸上的镜像,从另一端插。每个端子的凹槽向下。每根线上标有线号,对着图纸按照 “右插左” 的镜像形式插。插完之后再把插头上的卡扣按下去

剥线皮

一种粗的线,外面有一层塑料硬皮,夹缝有两层带洞的金属软皮,里面包裹着双绞线。

目的:把两层软皮分开,并露出里面的双绞线

方法:先把外层软皮向下多次摩擦,使其变蓬松,再把头端弯折 180 度,在外层软皮上用工具插一个洞,把内层软皮随双绞线从外层软皮里拽出来,金蝉脱壳。

缠胶带

起始状态:胶带揭起的一端在上方,有胶的一面正对人。

正视图为从右向左绕圈缠,胶带先往里后往外。右视图为卷芯的圆心绕着电线轴顺时针旋转并后退。

手法为:左手拇指推胶带身子外侧,右手食指钩卷芯内侧。胶带身子紧贴电线。

分密绕,花绕和点扎。